曾经的另类媒体FANZINE

[FOR IN MUSIC] 文:DRUGSTORE@



1、什么是FANZINE?
FANZINE是FANS MAGZINE的缩写,有时也简写作ZINE,在台湾一部分人将它称为同人志,在大陆除了漫画迷们非正式出版物或地下出版物的称呼可能更易被接受,尽管这种叫法并不准确。FANZINE一般和文化现象有关,如音乐、漫画、文学或体育等,它是FANZINE制作者和其同好分享热情、资讯和兴趣的一种方式。FANZINE作为一种媒体形式,其制作是非专业的、内容上是多样的(也包括主流或纯粹偶像崇拜)、发行量微乎其微、出版目的则常是非商业的非盈利性的。
典型的FANZINE的出版人、编辑和发行者是没有商业收入的,这是由于获得FANZINE通常不收取费用或只需要付邮递和制作成本的低价。 一些FANZINE后来会逐步发展为正式或专业出版物(有人称之为PROZINE),而有些专业作者也通常是在FANZINE上首先发表作品的,有些人在建立的专业声誉后依然会在FANZINE上供稿。
广义的FANZINE究竟是何时出现的现在很难准确界定。不过在西方,至少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一些美国的文学团体,他们组成了业余爱好者出版联合会,将爱好者的诗歌、小说和评论集结出版。这些出版物多由学生在小型台式印刷设备上完成印刷。印刷技术的进步对FANZINE的发展无疑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打字机、油印术和蜡纸复印术、影印机等的出现,使爱好者们小批量制作自己的刊物成为可能。今天,桌面出版系统的出现,已使FANZINE同专业杂志在外观上不再有巨大差距。
西方近代同仁志始于1930年,这是科幻小说和杂志十分时髦的时代,并且廉价的油印技术已经出现。1940年10月,RUSS CHAUVENET最早杜撰了“SCIENCE FICTION FANZINE”一词,随后该词在科幻迷圈子中逐渐流行,后又被其他兴趣团体所采用。值得提出的是,FANZINE后来被更广泛的使用,主要是受英国朋克FANZINE的影响。英国朋克FANZINE在语言上大量采用经过拼贴的工人阶级日常用语,也可把这种行文方式看作一种语言DIY模式。后这些私下拷贝的杂志很快又影响到美国及其它地区。

2、音乐FANZINE
尽管在朋克运动出现之前音乐FANZINE就已存在,人们通常还是将音乐FANZINE看作是70年代后期朋克音乐及其文化兴起的直接后果。朋克倡导任何人可以自己想做的任何事,而完全不考虑专业与否或是否接受过良好的训练,全靠热情使然。这种朋克行事原则影响深远,在媒体出版方面,可将任何人可以组乐队改为任何人可以制作自己的杂志。

2.1 摇滚FANZINE
60年代中期,一些同时迷恋科幻漫画和摇滚乐的家伙们将科幻FANZINE的形式借鉴到摇滚乐领域,他们催生了最早的摇滚FANZINE的诞生。PAUL WILLIAMS 和GREG SHAW就是两位科幻迷出身的摇滚FANZINE编辑,PAUL WILLIAMS 的《CRAWDADDY》(1966) ,和后者编的《MOJO NAVIGATOR》《WHO PUT THE BOMP?》是早期最重要的摇滚FANZINE。4年后《CRAWDADDY》脱离了FANZINE的草根状态成为第一本正式的摇滚杂志,它在内容上增加了付费广告,并在报刊亭进行全国发售,起初是采用报纸纸张印刷的小报式刊物(和早年的《滚石》杂志类似),后逐渐发展为正规开本的杂志。而《WHO PUT THE BOMP?》则依然保守着FANZINE本色,为其撰稿的作者大多数在后来都成了著名的音乐新闻记者,如LESTER BANGS, GREIL MARCUS, KEN BARNES, ED WARD, DAVE MARSH, MIKE SAUNDERS和R. MELTZER等,他们也是第一批将摇滚乐作为乐评对象的乐评人。封面设计由两位年轻的漫画迷JAY KINNEY和BILL ROTSLER负责,当然,今天两人已成为相当有名的插画大师。《WHO PUT THE BOMP?》在当时并非特例,在《滚石》杂志1970年8月号的一篇摇滚FANZINE专题文章中,开列了这个时期其它一些有影响的FANZINE,包括《FLASH》《BAM BALAM》《BACK DOOR MAN》和《DENIM DELINQUENT》。

2.2 朋克FANZINE PUNK ZINE
1976年的英国主流文化中并无朋克的合适位置,作为一种新近突然冒出的反文化,很短时间内不可能在主流媒体中听到中肯公允的评论,如果不是朋克们看上去是如此得洪水猛兽,同时又为数众多得展示了自己的文化背景而不是单打独斗的话,甚至根本就不可能在主流媒体上出现。朋克们以“停止消费文化,做你自己的,创造自己的文化”的态度对既存主流表达方式和消费观进行反动;当然,这种表达的最主要渠道是现场演出。
随70年代末英国朋克亚文化而来的FANZINE热潮是一股与传统建制媒体背道而驰的反文化逆流。《嗅胶SNIFFIN' GLUE》可能是这一时期第一个出现也是当今最为人所熟知英国朋克FANZINE,创办人MARK PERRY是DEPTFORD城的朋克迷,1976年7月他在看了RAMONES的伦敦现场后,将RAMONES的歌词“NOW I WANNA SNIFF SOME GLUE'拿来作为刊名。到停刊为止,嗅胶共发行了12期。2000年,已经人到中年的PERRY在接受《Q》采访时回忆了创刊时的情境:“第一期是我在卧室里弄出来的,当时使用工具包括一台儿童用打字机和一支绘图毡尖笔,这就是为什么你们看到的刊物会是那个样子。我原本想弄一期就算了,我也知道当我把它们拿到店里一定会被嘲笑,但他们没有,他们问我‘这种东西你还有多少?’,我想我女朋友还可以用她们单位的机器再搞出20份……后来他们把杂志卖光了,再后来他们给我预支了一些钱,以便让我做更多的刊物”。PERRY的FANZINE在形式上很朋克,内容涉及当时的音乐事件报道和评论。PERRY所使用的制作工具都是日常文具和办公设备,在技术上《嗅胶》的制作过程非常符合DO-IT-YOURSELF的朋克理念。此后的朋克FANZINE在制作上同业也大量采用手工剪贴、打字机或毡尖笔字迹,故意拼写错误和勾划涂抹等这些技巧。《嗅胶》对后来者的启示在于任何人可以方便的、便宜的并且快速的创办一份FANZINE!《嗅胶》甚至忠告读者:“不要仅满足于我们所写的,去弄本你自己的FANZINE!”。这就是朋克FANZINE奉为行动宗旨并一再要发扬光大的DIY精神。无独有偶,另一本FANZINE《SIDEBURNS》则印了A,E和G三个和铉,并在旁边标注一和弦、二和弦和三和铉,然后用醒目字体标出“好,去组乐队吧!”。
该时期的英国朋克FANZINE还有《BLAM!》、《BURNT OFFERING》、《CHAINSAW》、《NEW CRIMES》、《JAMMING》和《NEW YOUTH》等,其中,TONY FLETCHER主编的《JAMMING》影响较大,后曾一度成为全国性发行的主流杂志。进入2000年后,英国的《FRACTURE》和《REASON TO BELIEVE》逐渐成为较重要的朋克FANZINE,但两者均在2003年后期停刊,此后的《RANCID NEWS》(已更名为《LAST HOURS》)尽管不是一份全国性的FANZINE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由这两份ZINE留下的空白。2000年后的朋克FANZINE在内容上除传统的朋克音乐评论DIY文化等主题,也开始更多的涉及政治自治和社会批判,而在设计风格上也不再一味走传统朋克FANZINE的老路。
在美国,同样出现过为数众多的朋克FANZINE,其中《MAXIMUM ROCKNROLL》算是影响最大的朋克FANZINE。80年代早期,它只是伯克利一家朋克电台的副产物,第一期的报道内容主要集中在当地乐团,如DEAD KENNEDYS等,报道范围后扩展到全国,到第五期时内容已经涉及到巴西和德国的地下朋克乐团,它是80年代很少几家愿意并有能力关注全球朋克群落生态的FANZINE之一,至今发行已超过280期,MMR已成为当今最有影响的朋克FANZINE。MRR非常强调保持自身独立性和非盈利性,一方面强化了其代表的地下朋克价值,另一方面也在局部形成和音乐产业寡头对立的态势。音乐取材上,MRR对大厂牌乐团不予报道,并且对一些有过分合作姿态的独立厂牌进行批评和封杀。MRR的非盈利性不是说自身无法取得商业利润,相反的MMR早已实现盈利,但几乎所有的盈利又被重新投入到FANZINE以及对朋克文化的扶持中去,其中最著名的是“924吉尔曼街计划”(或称“另类音乐基地”),它是由MMR组织的非盈利、综合性音乐和表演活动,演出票价通常为5美元,会员2美元,参演乐队以小厂牌或独立朋克为主(GREEN DAY曾因和大厂牌签约而不允许在924演出),吉尔曼街924号已成为史上维持时间最长的、以志愿者参与运作为主的、非盈利摇滚/朋克俱乐部。此外,MRR也将自身的盈利用于支援其他FANZINE和团体。另一方面,MRR也被一些读者和音乐人所诟病,比如有读者将MMR的编辑风格批评为精英主义,而一些厂牌则拒绝在MRR上做宣传或寄小样做评,这可部分归咎于朋克们对待“权威和大机构”的一贯态度或者说是朋克意识形态使然。KURT COBAIN曾这样评论MRR:“事实上,它会在10年内解体的话我会很高兴……,我的意思是,那些人对我们的勇气怀有敌意。如果一个15岁的孩子只听或者只看MMR,我可能也会仇视我的勇气”,KURT COBAIN将MMR归为狭隘的FANZINE。
80年代后期,在朋克乐——以SONIC YOUTH, NIRVANA, FUGAZI, BIKINI KILL, GREEN DAY和THE OFFSPRING为代表的——再次受到新一波乐迷的喜爱,或者说是在朋克文化重被商业资本青睐的大背景下,朋克FANZINE再次成批出现在唱片店、书店和演出场所,其中较著名的有《PUNK PLANET》,《RAZORCAKE MAGAZINE》,《SOBRIQUET MAGAZINE》和《SLUG》等。而早期的美国朋克FANZINE《SEARCH AND DESTROY》,在80年代后期逐渐转型为一本有影响的边缘文化杂志《RE/SEARCH》。

2.3 摩登FANZINEMOD FANZINES

1979年当第一波朋克运动式微时,英国出现摩登族(MODS)复兴运动,和朋克运动一样的是,这一青年亚文化浪潮同样催生了一批摩登FANZINE,《极速MAXIMUM SPEED》是这一时期中较有影响的FANZINE之一。1981年,MOD音乐从主流媒体再次遁入地下,MOD之声从广播听众中淡出,而进入夜场俱乐部等表演场所。直到1985年,MOD音乐依然可以形成自己的乐迷圈部分得益于地下摩登FANZINE网络的大力推广,尤以DJ EDDIE PILLER主编的《EXTRAORDINARY SENSATIONS》和CHRIS HUNT——近年曾任MOJO, Q, UNCUT和NEW MUSICAL EXPRESS等英国音乐杂志的特约编辑——主编的《SHADOWS & REFLECTIONS》这两本FANZINE在乐迷中影响力甚大。

3、 自主与曾经的理想——在有专业MEGAZINE的社会中为什么还需要FANZINE存在?
首先,FANZINE——尤其是朋克FANZINE——具有的DIY特性让任何一个正在寻求表达的人看到“自我/自主发行”观念的可行性。其次,对于不再愿意消费主流媒体并试图摆脱主流媒体控制的人,对于那些身处尚未被主流媒体/社会占领的亚文化地域并寻求发声的人群,FANZINE无疑是很好的阵地与管道。FANZINE站在传统、保守和主流媒体所制造的幻像世界的对立面,它是对亚文化或个体需求的直接反应。音乐FANZINE介绍的音乐常通常不会被象《滚石》这样的主流音乐媒体所报道;而政治FANZINE则在寻求对保守的新共和政治理论和国家观的超越。再次,FANZINE松散的出版形式和主流媒体的出版策略明显不同。专业期刊会以规律的发行周期运作,书籍出版也是先有出版计划,而FANZINE的发行出版是自主的,可以只发行一次,也可以持续发行若干年。一般说来,FANZINE的生命周期较短,不会象专业媒体一样经年累月的运作直到垂垂老矣仍要努力维持,某种意义上,FANZINE随时面临死亡,这似乎也更有尊严。不过,对于读者而言发行的随意性则又是其发展的一个瓶颈。最后,在心理层面上,出版者们创造自己的出版物,不论是因是果,这一行为本身都会满足其心理需求。在现代社会中媒体是权利的一种形式,它所杜撰的幻象世界对每个人均有无形的影响,不论你接受与否;同时媒体可决定个体在其幻象世界中的意义和权重。通过发行FANZINE,发行者们得以成为媒体的一部分,尽管FANZINE在整个媒体食物链中处于较低的等级,但必经已是一种媒体形式。FANZINE出版者通过参与幻象世界声音和观点的制造,获得在幻象世界的新身份,这有助于减少和媒体(即权利)的疏离感,或者使其在现实世界中可以找到更多的意义。
从整个FANZINE现象看来,并非所有的FANZINE均采取与主流媒体对抗的姿态。早期的朋克FANZINE具有相对的同质性,基本以自主发行的原则为小众的音乐提供DAVID ROWE所说的“不同于主流音乐媒体的另一通道”,即这种和主流音乐媒体和工业的对立姿态是有意识的。同时存在着另一中形态的FANZINE发行人和编辑,他们对这种对立姿态并无兴趣。相反的, FANZINE自身所经历的让他们对主流媒体运作方式和技巧心怀尊重,也不再自豪得以业余爱好者的身份对专业作者吹毛求疵,他们不认为象《ROLLING STONE》《NME》等专业音乐杂志对FANZINE一点借鉴价值都没有。从整个媒体链来看,后一种类型的FANZINE常常是传统朋克FANZINE和专业媒体的缓冲带,其中也确存在一些优质的规模稍大的FANZINE——不同于那些经典的个人作坊式的FANZINE,这些FANZINE通常是团队行为,有专门的编辑和发行人员,具有较宽的视角和关注点,他们以自己的方式看世界,他们可以触及一个时代的灵魂,尽管严重缺乏资金,但他们确切的知道:当有资本注入的时候他们应该做些什么。

4、 读者们还在,FANZINE去哪儿了
FANZINE数量的爆炸是增长出现在80年代早期,背后的驱动力是便宜、成熟的照片重印术;文字处理技术和桌面出版软件这三大科技成果。一夜之间,似乎任何人都可以花费较少精力和金钱进行小规模出版。你不再需要处理让人头痛的油印机,或学习有关如何操作印刷机和排字机等神秘的业内技术,你只需怀揣着热情就可以把文字和图像拧把到一块,你在临晨或傍晚出门,故作神秘并庄重的向同好推荐一份刚出炉的自产FANZINE。
任何时代,对正蓬勃的新鲜事务保有热情并非难事,而那些热情指数很高的人也容易在将死的事务上耗尽精力。听上去,只为50个人做出版发行是很有趣,但思考更可能得出发行人疯了的结论。或早或晚,也许只消个把月的时间,这些小型出版物就会渐渐老去,人事变动了,热情溜走了,停滞出现了,生活的琐碎开始干预了……,突然间,出一期刊物开始变得不再那么要紧。这就是大多数FANZINE的必由之路。想想看,真正好的期刊性的FANZINE还剩下几个呢?很多曾经最好的FANZINE早已死掉,但编辑们还活着,不出意外的话他们会成为专业媒体做自由撰稿人,尽管你可以将这种行为看作是一种出卖,但它确实更容易养活自己;尽管他们不能完全写自己想写的,但至少可以换得一份收入,况且也不是必须要写自己所痛恨的东西;他们失去的是灵活性可以通过(不太费力的)让更多读者读到他们的文章得到补偿。事实上,没有一个作者真的会将后半生投入到为那50个读者的写作中去,这50个读者也一定不会一直是他们作品的忠实读者。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早期的这段时间,FANZINE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优秀的FANZINE反而越来越少。
90年代中后期,同样得益于(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媒体逐渐兴起,它在影响传统媒体的同时也改变着FANZINE。在传播方式上,网络(尤其是WEB2.0以后)用新的多对多(PEER-TO-PEAR)传播方式对传统的一对多传播方式做了补充;在形式和内容上,网络以超链接阅读方式延伸了传统的平面线性阅读。由于网络杂志(WEBZINE/E-ZINE)在制作上更容易和个人化,传播上有更大延伸性,传统的FANZINE开始转入网络空间,近年来更有传统纸质FANZINE让位于网志的趋势,当然传统纸质FANZINE依然会存在。
同传统的FANZINE制作过程相比,计算机和网络在使用上的便宜、方便和快捷是毋庸置疑的,但不幸的是,现在任何人都知道这个“秘密”,人人开始搞自己的出版物,尤其是2002年后的BLOG狂潮,BLOG的“贴上即发表”特性让更多的人得以“自由”发表意见。BLOG已经成为草根媒体的代表,沉默的大多数现在要说话。这是话语权的分散,传统的“代言”模式变得不再重要,也让传统的舆论、利益、甚至稿费变得不再重要。这一切似乎昭示着真正的桌面出版时代已经来临,听上去很妙也得很民主。
刻薄的说,如果50%的FANZINE都是废话,在人人都是出版人的时代,这个比例在网上至少为90%,我相信确实有非常酷的E-ZINE,BLOG存在,我只是希望我能够容易的找到它们。

2 条评论:

  1. 挺好看的BLOG。by passera

    回复删除
  2. 这篇真的写的很好~fanzine现在越来越多,只是跟音乐相关的越来越少了

    回复删除